焊接加工:一種金屬,如果能用較多普通又簡便的焊接工藝獲得優質接頭,則認為這種金屬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焊接加工性能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接合性能:金屬材料在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決定接合性能的因素有:工件材料的物理性能,如熔點、導熱率和膨脹率,工件和焊接材料在焊接時的化學性能和冶金作用等。當某種材料在焊接過程中經歷物理、化學和冶金作用而形成沒有焊接缺陷的焊接接頭時,這種材料就被認為具有良好的接合性能。②使用性能:某金屬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藝條件下其焊接接頭對使用要求的適應性,也就是焊接接頭承受載荷的能力,如承受靜載荷、沖擊載荷和疲勞載荷等,以及焊接接頭的抗低溫性能、高溫性能和抗氧化、抗腐蝕性能等。
鋼材焊接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它的化學組成。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碳元素,也就是說金屬含碳量的多少決定了它的可焊性。鋼中的其他合金元素大部分也不利于焊接,但其影響程度一般都比碳小得多。鋼中含碳量增加,淬硬傾向就增大,塑性則下降,容易產生焊接裂紋。通常,把金屬材料在焊接時產生裂紋的敏感性及焊接接頭區力學性能的變化作為評價材料可焊性的主要指標。所以含碳量越高,可焊性越差。
制造焊接加工產品或構件時,必須首先評定所用材料的焊接性,以判斷所選用的結構材料、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等是否適當。